经济学被人称为“沉闷的科学”,在许多人看来,经济学是沉闷的,即是枯燥乏味,不易使人发生兴趣的。不仅如此,有些经济理论还十分高深,不易弄懂。因此,从事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充满着艰辛和坎坷,更需要有热爱专业和愿意为推进本专业学术发展献身的精神。在当今我国学界存在急功近利和浮躁学风的环境下,尤其应当通过对博士生进行引导,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并树立优良的学风,心无旁骛,忍得住艰辛,沉潜学问。
理论功底厚实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前提和基本条件。对于包括博士生在内的理论工作者而言,能否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学识和学术修养的高低。学习是提高学术修养,增强研究能力的基本途径。因此,要激励博士生发奋学习,注重积累。
作为经济学博士生要特别重视学习经济学经典名著。经济学的精华主要凝结在大经济学家的原著中。要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,不能不认真学习原著。经典名著有着不可磨灭的魅力,真正热爱经济学理论的人,对于经济学大师的著作往往有所偏爱。现在不少人读博士,只是为了拿资格,目的不是为了做学问,当然也就无心花功夫啃读原著了。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博士生导师,不仅要有本事引导博士生关注现实重大经济理论问题,而且还要特别善于引导博士生刻苦钻研经典名著,让博士生受到经济学大师的熏陶,领悟经济学的魅力。
注意:本文归作者所有,未经作者允许,不得转载